中文字幕一二三区,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国产网站午夜性色,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2

<menuitem id="ct2o2"><var id="ct2o2"></var></menuitem>
      1. <noscript id="ct2o2"><progress id="ct2o2"><i id="ct2o2"></i></progress></noscript>
        1.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春季幼兒疾病預防知識

          春季幼兒疾病預防知識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6-26 10:18:33

          序論:速發(fā)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春季幼兒疾病預防知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春季幼兒疾病預防知識

          篇1

          二、具體目標:切實抓好衛(wèi)生保健工作,如:營養(yǎng)分析、餐前餐后管理及日常消毒等常規(guī)工作。嚴格控制傳染病,降低常見病的發(fā)病率,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杜絕事故發(fā)生。嚴格執(zhí)行衛(wèi)生消毒制度,合理安排幼兒膳食,保證幼兒必需的營養(yǎng),讓幼兒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三、具體措施:進一步提高做好衛(wèi)生保健工作。

          (一)健康檢查制度: 1、做好健康分析、評價、登記記錄。

          2、堅持每天晨檢及全日觀察制度,認真做到“一?!?、“二看”、“三問”、“四查”,發(fā)現(xiàn)患病兒當即與老師和家長聯(lián)系,并做好記錄。當家長末及時來園接幼兒時,由保健醫(yī)生帶患病兒在保健室觀察,護理,如遇緊急情況立即送醫(yī)院。并將情況如實告訴家長。

          (二)日用品消毒制度

          1、床板每周擦抹一次,被褥每月暴曬一次。

          2、幼兒玩具保持清潔,積木、積塑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3、圖書每月日光暴曬一次。

          4、桌椅每日清擦一次,每周用肥皂水清洗一次,保持桌椅整潔。

          5、地面、廁所每天拖、沖洗,每周用消毒液拖地消毒一次。

          (三)環(huán)境衛(wèi)生

          1、保持幼兒園環(huán)境衛(wèi)生,堅持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清除衛(wèi)生死角。

          2`定期抽查,每周進行衛(wèi)生檢查。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開窗通風換氣。

          (四)個人衛(wèi)生

          1、幼兒每人一巾一杯,專人專用,定時消毒。

          2、幼兒飯前飯后養(yǎng)成洗手的習慣,保持手的整潔。

          3、大班幼兒學會使用筷子吃飯,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食。

          4、幼兒養(yǎng)成飯后漱口的習慣,大班養(yǎng)成飯后刷牙的習慣。

          5、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及正確姿勢。

          6、每周剪指甲一次,保持幼兒個人整潔衛(wèi)生。

          7、根據(jù)季節(jié)變換,活動量的大小,隨時為幼兒增減衣服,關心幼兒的冷暖。

          8、各項活動都以幼兒為中心,加強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衛(wèi)生教育,并教給幼兒一些自我保護的能力。

          9、妥善保管好班內物品,玩具、用品使用安全,避免摔傷、燙傷,杜絕事故發(fā)生。

          (五)飲食管理

          1、創(chuàng)新食譜,向家長發(fā)放調查表,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美食。

          2、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制定適合幼兒年齡的帶量食譜,保證幼兒必需的營養(yǎng)。

          3、定期計算幼兒進食量、營養(yǎng)量。保證幼兒健康成長。

          4、按時開飯,保證幼兒愉快地吃飽、吃好每一餐。

          春季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計劃范文二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園的工作,繼續(xù)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幼兒園《3——6歲兒童發(fā)展指南》為指導思想,認真執(zhí)行《幼兒園、托兒所衛(wèi)生保健制度》,以全面提高園所保教質量為根本,以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健康發(fā)展為最終目標,扎實而有效地開展各項工作。

          二、工作目標

          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自我保護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加強各班的班級常規(guī)管理,不斷提高保育、保健工作的質量。

          三、主要工作

          (一)衛(wèi)生保健

          進一步完善各種衛(wèi)生保健制度,認真組織全園教職工實施我園園本體系中的有關教育目標,貫穿于一日生活活動中。

          1、嚴格執(zhí)行新生入園體檢,體檢不合格者拒絕接收入園。

          2、繼續(xù)做好晨檢和全日健康觀察記錄工作,認真執(zhí)行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原則,發(fā)現(xiàn)精神、體溫異常及時通知家長。

          3、積極與有關部門協(xié)調,做好幼兒的預防接種、疾病防治(麻疹、水痘、風疹、手足口病及甲型流感)及傳染病隔離、膳食均衡與營養(yǎng)分析、。

          4、積極認真組織保育員及后勤工作人員開展業(yè)務培訓工作,全面提高保育質量。

          5、負責患病幼兒在園服藥工作,堅持認真、仔細、耐心、把安全服藥放在第一位,做好“三對”:對班級、對姓名、對藥名。

          6、隨時隨地檢查園內環(huán)境衛(wèi)生、班級環(huán)境衛(wèi)生及個人衛(wèi)生,并隨時記錄衛(wèi)生情況,與考核掛鉤。

          (二)、飲食與營養(yǎng)

          1、管理好兒童膳食,每周制訂帶量食譜,食物品種多樣,注意營養(yǎng)成分的搭配,保證按量供給.要求炊事人員做好飲食衛(wèi)生及餐具消毒。

          2、制定合理的進餐時間與次數(shù),幼兒進餐提倡定時定點定量,各餐合理熱能,供給分配,以保證幼兒生長發(fā)育需要。

          3、隨時為幼兒提供飲水機會,水溫符合要求。

          4、遵守開飯時間,不宜提早或推遲,做好餐前準備,餐后管理工作,分餐時要洗手,分發(fā)干菜、干點不直接用手接觸。

          5、幼兒在進餐過程中,教師要讓幼兒情緒愉快,專心用餐,細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飯菜,教師經常向幼兒宣傳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及對生長發(fā)育的好處。

          6、食堂從業(yè)人員具有健康證,按食品衛(wèi)生法烹飪,食物煮熟煮透,生熟分開,操作時保持食品營養(yǎng)素,制作食品色、香、味俱全。

          (三)、衛(wèi)生習慣

          1、為幼兒準備清潔衛(wèi)生、安全符合幼兒特點的盥洗室和入廁設備,進食和入廁后必須用肥皂洗手。特別是小班幼兒,教師要及時教會幼兒洗手的方法,以便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2、將幼兒每天所需餐巾擺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幼兒取用,并及時做好消毒工作。

          3、注意幼兒的五官保健,定期調換幼兒位置,正確指導幼兒看書、畫圖畫、寫字等的良好習慣,保護幼兒視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用眼習慣及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保持雙手干凈的好習慣,加強午餐習慣培養(yǎng),教育幼兒不挑食,確保營養(yǎng)的合理吸收。

          5、組織好幼兒午餐,養(yǎng)成就餐秩序好,安靜進餐的習慣,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吃完,吃飽。培養(yǎng)幼兒飯后漱口、洗臉的習慣,組織幼兒散步,遵守幼兒午睡作息時間。

          6、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足夠的睡眠對幼兒身高發(fā)育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要做好睡前教育,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讓幼兒愉快入睡。

          7、學會整理:幼兒活動室中,要養(yǎng)成哪里拿的東西哪里放,并歸放整齊的好習慣。大班幼兒要學會自己整理床鋪,中班幼兒嘗試整理自己的床鋪。

          8、努力做好幼兒自我保護工作,利用晨間談話、健康安全教育課、宣傳櫥窗針對一些常見問題向幼兒介紹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四)、清潔衛(wèi)生、消毒隔離工作

          1、實行一人一杯、一巾專用制度,各班做好標記。做到口杯、毛巾每日消毒。

          2、各室定期、定時消毒,及時記錄。

          3、定期利用空氣和日光中的紫外線消毒一些不宜清洗的玩具、圖書、被褥等。及時換洗被褥、枕套(每月清洗一次),晾曬(每兩周一次)。

          4、食堂:清洗消毒工作嚴格按照食堂衛(wèi)生標準及我園制定的各種制度、規(guī)定執(zhí)行,每周定時對餐具、用具及空氣進行消毒。做好每天每餐的食物品嘗、留樣、觀察、登記等工作,杜絕購買無證、腐爛、變質等有損于健康的食品。

          5、建立健全室內外環(huán)境清潔制度,責任到班,班級每天一小掃,每月大掃除,隨時保潔,玩具每周消毒一次,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抽查相結合,檢查結果及時公布,并納入期末考核。

          6、園內環(huán)境衛(wèi)生由專人負責,每天堅持清掃一次,隨時保潔,各種大型玩具每周堅持擦洗并消毒一次。每月環(huán)境大掃除一次,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抽查相結合,檢查結果及時公布,并納入期末考核。

          7、保健室藥品標簽清楚,妥善保管理醫(yī)療器具和日常藥品,防止用錯藥。

          8、加強晨檢力度,做到一摸、二看、三問、四查,摸摸有無發(fā)燒,看看精神狀態(tài),面色、皮膚有無皮疹,可疑者及時隔離;問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檢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fā)現(xiàn)后及時處理。對有患病的幼兒協(xié)助當班老師全面細心的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9、做好流行病的預防工作,對體弱兒加強檢疫,防止水痘、流感等傳染病的蔓延,對有傳染病患兒所在班級的玩具、物品要徹底消毒、暴曬。

          (五)、安全保護

          1、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教育,各班教師要認真負責,制定規(guī)則,杜絕縫針、骨折、燙傷、走失等事故的發(fā)生,確保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當班和接送幼兒的老師要仔細觀察,對可疑者來園接幼兒要仔細詢問并登記。

          3、堅持不定期的午餐、午睡、衛(wèi)生安全工作檢查。

          4、做好體弱兒與肥胖兒的管理工作。

          (五)宣傳教育工作

          根據(jù)季節(jié)以家園聯(lián)系欄、通知單、告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長及全體教職工宣傳有關常見病、季節(jié)性傳染病的防治知識、預防保健常識、幼兒健康體檢、幼兒衛(wèi)生生活行為習慣等。

          四、具體月安排

          每月全園衛(wèi)生大掃除、清洗幼兒被褥,每月隨機衛(wèi)生檢查。

          二月份:

          1、全園大掃除、暴曬幼兒被褥。

          2、消毒被褥、毛巾、口杯、玩具等。

          3、召開保育員及后勤工作人員會議。

          4、制定衛(wèi)生保健計劃。

          5、做好新生保健,建檔工作。

          6、后勤工作培訓

          (1)廚房烹飪知識(2)采購員采購食品知識(3)園外接送車衛(wèi)生安全知識(4)保育員配班工作

          三月份:

          1、保育知識培訓

          (1)消毒方法(2)消毒種類及班級常用消毒制品

          (3)園外接送車春季疾病預防工作

          2、做好春季疾病預防工作,對幼兒、家長進行春季疾病預防宣傳教育工作。

          四月份:

          1、保育知識培訓

          (1)戶外活動中的護理 (2)盥洗方法。

          2、做好各項保育工作,加強幼兒育好習慣和飲食衛(wèi)生教育。

          3、幼兒保健知識宣傳(水痘)

          五月份:

          1、保育知識培訓

          (1)餐前、餐后管理(2)幼兒睡眠管理

          2、幼兒健康知識宣傳(水痘)

          六月份:

          1、保育知識培訓

          (1)幼兒個人衛(wèi)生的注意

          篇2

          努力加強政治思想和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熱愛幼教事業(yè),愛護幼兒,履行工作崗位責任制。

          二、生活管理方面。

          1、認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規(guī)和衛(wèi)生習慣。

          2、做好班級的衛(wèi)生清潔和消毒工作。

          3、管理好本班的公用設施和幼兒物品。

          三、衛(wèi)生保健方面。

          1、做好安全工作。

          2、做好春季的疾病預防工作,確保幼兒健康發(fā)展和生命安全。

          3、做好對疾病的教育和預防工作。

          四、保育教育方面。

          1、配合教師組織好各種教育活動。

          2、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制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各種興趣和能力。

          3、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護意識。

          篇3

          【中圖分類號】 R 183 G 47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6-0528-02

          近年來,學校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頻繁發(fā)生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這與學校人群集中,易發(fā)生聚集性病例,學生正處于計免相關疾病高發(fā)年齡段有關。為了解近年來合肥市學校發(fā)生的傳染病疫情特點及控制措施的效果,現(xiàn)對合肥市2000-2007年各學校發(fā)生的傳染病疫情進行了分析,為今后有效預防和控制學校傳染病疫情提供依據(jù)。

          1 資料來源和方法

          收集2000-2007年合肥市以及各縣、區(qū)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的疫情,以電話或網絡直報的形式報告學校傳染病爆發(fā)疫情的調查處理情況及實驗室檢測結果。

          用Excel建立數(shù)據(jù)庫,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2000-2007年,合肥市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報告的傳染病疫情共120起,其中發(fā)生在學校的110起,占91.67%;發(fā)病人數(shù)3 175例,男、女生比例為1.27∶1;無死亡病例。110起傳染病疫情有86起是法定傳染病爆發(fā)疫情,其中麻疹17起,占15.45%;風疹44起,占40.00%;流行性腮腺炎17起,占15.45%;流腦2起,占1.82%;流感1起,占0.91%;感染性腹瀉4起,占3.64%;非典1起,占0.91%;水痘24起,占21.82%。見表1。

          2.2 分布特征 各類學校均有傳染病疫情發(fā)生,主要發(fā)生在小學,共73起,占66.36%,其余為中學22起,中專職業(yè)學校10起,大學3起,幼兒園2起。合肥市3縣4區(qū)均有傳染病疫情,肥東縣最多為21起,其次是蜀山區(qū)18起,肥西縣17起,包河區(qū)16起,長豐縣和廬陽區(qū)各14起,瑤海區(qū)10起。

          時間主要分布在4月和5月,分別為22起和21起;3月17起,主要因為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2,6,12月各11起,1月6起,11月4起,9,10月各3起;8月1起,為大學生軍訓期間發(fā)生的感染性腹瀉疫情;7月份因放假無疫情;8-11月疫情較少,可能與腸道傳染病較少有關。見圖1。

          2.3 傳播途徑 110起爆發(fā)疫情以呼吸道傳播為主(106起,占96.36%),其余均為腸道傳播的感染性腹瀉疫情。

          3 討論

          3.1 原因分析

          3.1.1 流動人口增多 近年來,合肥市各類學校不斷發(fā)生計劃免疫相關疾病的爆發(fā)疫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說明學校已成為傳染病爆發(fā)疫情控制的重點場所,而計劃免疫相關疾病是防治的重點。調查發(fā)現(xiàn),主要是農村的在校學生和外地來合肥就學的學生,發(fā)病學生大多未接種計劃免疫相關疫苗,部分接種史不詳。所以,積極加強農村地區(qū)兒童計劃免疫疫苗的接種工作,對外地來合肥就學的學生進行各類疫苗的免疫強化,是控制學校傳染病爆發(fā)疫情的關鍵。

          3.1.2 環(huán)境與學生生理特點相互作用 (1)學校傳染病爆發(fā)疫情以小學最為多見,其次為中學/中專和幼兒園。可能與該年齡段中小學生免疫功能相對薄弱,是呼吸道等傳染病的易感人群有關;也可能與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學習生活環(huán)境較差以及學生衛(wèi)生知識缺乏、衛(wèi)生習慣較差、自我防護意識不強等有關。(2)學校傳染病爆發(fā)疫情以丙類、乙類傳染病和群體不明原因性發(fā)熱多見,提示學校傳染病爆發(fā)疫情的預防控制重點主要為丙類呼吸道傳染病和群體性不明原因發(fā)熱的疾病。(3)學校傳染病爆發(fā)疫情以3-5月較多,占54.55%,且以呼吸道傳播為主(96.36%),與其他地區(qū)的學校以腸道傳播為主[1]不同。因此,學校傳染病爆發(fā)疫情的預防控制重點應為3-5月(春季)呼吸道傳染?。?]。

          3.2 建議 (1)教育和衛(wèi)生主管部門均應重視和加強學校衛(wèi)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特別是要加強學校衛(wèi)生工作和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領導及各項措施的落實[3-4]。(2)加強學校衛(wèi)生專業(yè)隊伍的建設和培養(yǎng)。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均應按照《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的規(guī)定配備校醫(yī)或保健教師,并加強其人員的業(yè)務培訓,使校醫(yī)和保健教師真正承擔起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也應加強學校衛(wèi)生的專業(yè)建設和人員配備[5-6]。(3)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將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知識納入健康教育的必修課程,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加強免疫強化知識的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學生預防傳染病的自我保健知識和能力,創(chuàng)造健康衛(wèi)生的校園環(huán)境。(4)加強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研究。如學校對校舍、食堂、飲用水等硬件設施和衛(wèi)生設施如何科學規(guī)劃和建設;在學生中如何組織開展和科學實施易發(fā)、高發(fā)傳染病的疫苗預防接種工作;在學校如何開展學生因病缺課和發(fā)熱等癥狀的監(jiān)測等。(5)積極開展學校體育,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提高學生預防傳染病的自身免疫能力。

          4 參考文獻

          [1] 林玫,龔健,李翠云,等.廣西學校細菌性腸道傳染病疫情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27(11):967-968.

          [2] 李麟琳,吳登科,莫英瑛.湘西自治州中小學傳染病爆發(fā)疫情分析與對策.實用預防醫(yī)學,2005,12(6):1 361-1 362.

          [3] 陳武,歐劍鳴,蔡少健,等.福建省2004年各類學校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監(jiān)測結果.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27(10):872-874.

          [4] 許國章,周愛明,朱利利,等.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面臨的形勢與控制對策.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04,20(6):539.

          篇4

          二、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學校預防春季傳染病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中層干部、班主任、校醫(yī)

          三、主要措施:

          1、嚴格落實責任 做好春季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是當前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是事關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大事。學校預防春季傳染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明確責任,各負其責,層層把關,建全傳染病報告網絡。

          2、加強宣傳教育 學校要通過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傳達上級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使廣大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做好春季傳染病預防工作的重要性,積極投入到預防春季傳染病的工作中來。學校通過晨會、班會、廣播和黑板報等形式,深入開展春季傳染病的預防宣傳教育活動。

          3、嚴格執(zhí)行疫情報告制度 要求班主任每日進行晨檢,做到檢查仔細,一旦發(fā)現(xiàn)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立即報告,及時隔離,規(guī)定患病學生

          必須在醫(yī)學隔離期限滿后方可恢復上學,并教育學生隔離期間不要去參加各種活動,防止引起交叉感染。同時加強學生缺課登記管理,并做好缺課的學生原因追查、登記工作。若短期內出現(xiàn)相同癥狀學生增多現(xiàn)象,衛(wèi)生室要及時上報城區(qū)教育局和市疾控中心。

          4、加強師資培訓,做好防控普及工作 以學校傳染病的防控為主要內容,對學校教師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培訓,了解傳染病防控相關知識,為晨檢的落實尋找科學依據(jù),共同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

          5.在學生和家長中大力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春季節(jié)是傳染病高發(fā)季,學校衛(wèi)生室宣傳一定到位,加大對師生、家長的宣傳力度。通過告家長書、電子顯示屏,告訴家長春季傳染病對學生健康的危害,引起家長對孩子身體健康的足夠重視,教給了家長一些春季傳染病的預防措施;通過校會、晨會,提醒學生要注意預防傳染病,適量增減衣物,要求學生堅持體育鍛煉,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通過班隊課,對學生進行安全衛(wèi)生教育,讓學生要講究個人和環(huán)境衛(wèi)生。教育學生不買、不吃路邊小攤的三無食品。自覺做到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通過學校宣傳欄的溫馨提示,告訴大家疾病預防的相關知識。

          6、構筑防病屏障 (1)做好疫苗接種工作。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積極有效的方法。目前水痘、腮腺炎、流感等傳染病都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進行預防。

          (2)大力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結合傳染病預防重點工作,及時清整校園死角,清除蚊蠅滋生地,清除園林綠地、閑置空地、垃圾雜物,徹底消滅衛(wèi)生死角。 (3)各班每天要開窗通風,讓教室有足夠的新鮮空氣,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 (4)鼓勵學生多到室外活動,增強學生體質,加強免疫力。 (5)隔離傳染源。嚴格按照《傳染病法》規(guī)定的隔離期實施病員規(guī)范隔離。復課時要

          有醫(yī)院開據(jù)的病愈證明方可進校上課。水痘隔離14天,并結痂完全脫落,腮腺炎從發(fā)病至少10天,并腮腺腫大完全消失。(6)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教育并督促學生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可用淡鹽水漱口,清洗鼻腔,不用公用毛巾及手帕。(7)搞好校園內外環(huán)境衛(wèi)生和師生個人衛(wèi)生;做好教室、廁所等場所的消毒工作,并明確專人負責;教室、辦公室等做好日常開窗通風工作,每天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鐘。

          四、工作要求: 學校各年級必須各負其責,落實各項功能與責任,嚴格落實防控工作措施。

          雖然春季傳染病種類繁多,但學校領導對預防春季傳染病工作重視,措施得力,為全力保障師生健康安全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對此,我們堅信: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傳染病實施方案二當前正值群體性傳染病高發(fā)期,學校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今年以來,我市連續(xù)發(fā)生數(shù)起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群體性傳染病事件。為預防傳染病在我校的發(fā)生,防控結合,切實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學校制定傳染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原則與目標

          (一)工作原則

          堅持統(tǒng)一領導,分工負責;依法管理,科學防治;快速反應,有效處理;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工作原則,共同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在我校的發(fā)生和流行。

          (二)工作目標

          1.廣泛、深入、持久地宣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并形成制度,納入學校定期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體系,提高廣大師生的自我防范意識。

          2.完善傳染病疫情信息監(jiān)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疫情在學校的發(fā)生蔓延。

          二、組織管理

          (一)領導機構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并作為當前學校安全工作的重點,為保障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學校成立傳染病防控工作領

          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 長:賈德強

          副組長:謝興燦

          組 員:賈治金、陳玉超、張朝杰、張 湘、賈 軍、云 劍、付成文及各班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學校校務辦,由陳玉超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傳染病防控工作。

          (二)落實制度

          1.晨檢制度和缺課學生追訪制度

          各班要有晨檢記錄表,并及時做好記錄。對不到校的學生進行追訪,將每天情況及時上報校務辦。

          2.隔離制度

          對確診病人要嚴格按照衛(wèi)生部門的要求進行隔離,不能因為各種人情關系開口子,誰開口子誰負責。

          隔離返校時要憑區(qū)衛(wèi)生局統(tǒng)一印制的《返校建議書》入學。

          3.消毒制度

          4.憑證入學制度、接種制度

          要在一定時間內收起接種證的復印件,完善入學檔案。

          5.信息報送制度

          此次傳染病防控信息報送途徑為:班主任校務辦區(qū)教育局,嚴格信息報送制度,不能誤報、漏報和瞞報。

          (三)工作職責

          1.校長室

          校長是學校傳染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傳染病防控工作。

          2.校務辦

          校務辦具體實施傳染病防控工作,具體職責有:

          (1)制訂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傳染病防控網絡;設計發(fā)放記錄表、統(tǒng)計表。

          (2)對教師進行傳染病防控宣傳和教育。

          (3)每天匯總學生到校情況和傳染病發(fā)病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疫情,報校長審核后上報縣教育局。

          3.政教處

          (1)制訂學校傳染病防控緊急預案。

          (2)牽頭做好學生憑證(接種證)入學的制度,兩周內做好索證及統(tǒng)計工作。

          (3)組織學生做好衛(wèi)生保潔工作。

          4.教務處

          (1)利用家長會和告家長書的形式對家長進行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

          5.總務處

          (1)完善消毒制度,組織工勤人員做好保潔工作。

          (2)嚴格學校門衛(wèi)管理,堅持憑證出入和來訪登記等制度,及時掌握校內各種人員流動情況。

          6.班主任

          (1)向學生做好此次傳染病防控工作宣傳和教育;告知學生臨平傳

          染病防控的定點醫(yī)院為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2)落實晨檢與考勤制度、缺課學生追訪制度。

          該制度是傳染病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班主任每天7:40之前進行晨檢和考勤,作好記錄;8:00之前對缺課學生進行追訪;8:30之前通過校訊通平臺向方應連上報相關情況。其他時間碰到相關情況及時上報。

          7.任課教師

          (1)每次上課之前對學生數(shù)進行清點,有缺課的,及時向班主任報告。

          (2)課堂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有可疑病情的,及時向班主任反映。

          (3)周日活動課中相關情況,由任課教師向值日領導報告。值日領導發(fā)現(xiàn)疫情向方應連匯報。

          此次傳染病防控工作事關社會穩(wěn)定和學校發(fā)展的大局,我們要站在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高度來認識今年的傳染病防控工作,切實把這項工作做實、做好。對于認識不到位、措施不落實造成重大事故的,要根據(jù)誰失職誰負責的原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年度考核降低一檔或直接定位不合格

          傳染病實施方案三一、指導思想

          以實踐三個代表和貫徹xx大及xx屆三中全會精神,從維護全園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幼兒園和社會穩(wěn)定出發(fā),組織本園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呼吸道等傳染病的再次發(fā)生,防止幼兒食物中毒事件發(fā)生,積極與衛(wèi)生部門緊密協(xié)作,搞好各項預防措施,落實各項預防工作,加強疫情監(jiān)測,全面掌握疫情動態(tài),堅決控制和阻斷疫情在幼兒園的擴散和蔓延。

          二、成立澤普縣幼兒園甲型H1N1流感、呼吸道等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梁素君

          副組長:阿提坎木

          組 員:宋紅梅、姜紅玉、海仁古麗、茹仙古麗、崔麗萍、努爾古麗。

          工作小組負責領導我園日常防治工作及處理突發(fā)事件。定期每周召開一次工作會議,聽取總務處、保健室匯報一周園內防治工作情況。校園內出現(xiàn)緊急情況領導小組應及時作出處理,指導園內預防工作的落實,并進行檢控和監(jiān)督。

          三、工作措施

          (一)、園領導高度重視甲型H1N1流感、呼吸道防控衛(wèi)生監(jiān)督工作,為認真細致的做好此項工作,迅速組織園醫(yī)務室工作人員加強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進行周密布署,親自進班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切實將幼兒園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監(jiān)督檢查工作重點

          1、立即建立有效、規(guī)范、有序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制度、包括疫情報告、傳染病人處理及隔離消毒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及幼兒體檢制度。

          2、園內設置甲型H1N1流感報告人,開展晨檢、午檢和健康教育工作。

          3、幼兒室內活動區(qū)進行全天開窗通風,每日幼兒離園后及時對室內進行消毒。保健醫(yī)每日對各班落實的情況進行檢查。

          (三)、加強宣傳力度,防治工作深入人心。

          1、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要加強甲型H1N1流感衛(wèi)生安全教育的宣傳力度,將季節(jié)性、突發(fā)性、傳染性及食物中毒的預防內容,納入我園健康教育工作范圍,通過黑板報、廣播等多種形式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開展健康教育,引導師生正確認識傳染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消除緊張和恐懼心理。各班要普遍開展一次預防傳染病的健康教育主題活動。要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向家長講解預防甲型H1N1流感傳染病知識和要求,建立家園互動的傳染病防控機制。

          2、保健室兩周一期墻報;由保健室供稿,廣播室于每天早操以后播出有關防治傳染病知識,并在每日動態(tài)中,要報導園內每天晨檢情況。

          3、印刷宣傳單,張貼《園內預防AP工作指引》及《告幼兒家長信》,發(fā)至每生及每位家長人手一份,配合我園做好防治傳染病工作。

          4、提供充足的消毒材料,保證預防工作的需要。要為每個班級配備體溫計及消毒液等預防工具和材料。

          (四)、切實將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1、堅持每天晨檢、午檢制度,由各班班主任在早餐、午餐、午點時對全班幼兒進行檢查、詢問,將登記好的情況報保健室。對缺勤的幼兒做好考勤登記,由班主任負責調查了解缺勤原因。保健室按澤普縣衛(wèi)生局、教育局要求,每天填報甲型H1N1流感防控報表,將相關信息上報教育局。

          2、建立監(jiān)控管理制度。保健室每天將幼兒就診情況做好登記,對每天發(fā)熱的人數(shù)、名單。所在班級登記后,做好病情追蹤檢查。

          凡發(fā)熱38℃以上的須到醫(yī)院就診??h城幼兒有發(fā)熱經醫(yī)院確診排除傳染病的讓其家長接回休息,退熱后休息一周才可回園上課。城郊外幼兒,有發(fā)熱須到醫(yī)院檢查確診,排除傳染病則須入住本園隔離室,一天三次由保健室量體溫,進行病情追蹤治療,直至痊愈。對暑假從外地返回的教職工和幼兒,進行監(jiān)控,一旦發(fā)現(xiàn)身體異常,要及時進行隔離并送指定醫(yī)院就治。

          3、搞好園內環(huán)境衛(wèi)生,堅持每周周末園內大搞衛(wèi)生制度,每周周末中午各班由班主任負責搞好幼兒宿舍、活動室衛(wèi)生,總務室派出老師進行檢查合格后才可讓家長接幼兒。

          4、堅持每天園內課室、午休室噴藥消毒制度。午休室由每班三位教師負責噴藥消毒,餐桌用消毒水擦抹,噴灑地面;用漂白水清洗廁所,擦抹公共場地。每天下午4:30分上課時間保育員對午休室進行噴藥消毒?;顒邮摇⑿l(wèi)生間等由總務室派人負責噴藥消毒,時間為每天下午7:45分幼兒放學后進行。幼兒園餐飲消毒室每天對各班幼兒餐具消毒碗柜消毒,洗碗池用消毒水擦抹,噴灑地面;用漂白水清洗廁所,擦抹公共場地。

          5、園內玩具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必須做好衛(wèi)生消毒工作,每天堅持噴藥,且用一定比例的消毒水擦抹,由幼兒園總務室指定人員負責。

          6、每兩周用藥物蒸熏一次午休室、活動室。每兩周聯(lián)系防疫站進行一次全園噴藥滅蚊、滅蠅綠化除蟲工作。

          7、加強幼兒園食堂飲食飲水衛(wèi)生管理,確保幼兒集體用餐的衛(wèi)生安全。要嚴格按照教育部《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wèi)生管理規(guī)定》的要求,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一次嚴格的培訓,作出具體要求,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規(guī)范操作,加強餐具和炊具的消毒工作,嚴防食物中毒和經食物傳播其它疾病。食堂對禽類產品的采購要嚴加管理,不得采購已死亡或有病的禽類產品,加工禽類產品必須經過高溫煮熟后才能出售。同時,加強飲用水衛(wèi)生的管理,每天必須保證向幼兒提供合格充足的飲用水,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fā)生,食堂用具用消毒碗柜消毒,大型餐具用漂白水浸泡;。

          8、積極開展園內愛國衛(wèi)生運動,對園內環(huán)境衛(wèi)生進行徹底整治。要組織開展整治環(huán)境、清潔校園活動,齊心協(xié)力抓好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和除四害工作,要徹底消除幼兒園臟、亂、差問題以及衛(wèi)生死角,做到室內清潔、空氣暢通,窗明門凈、桌椅物品擺放整齊;食堂地面及臺面無油跡、污跡;廁所無異味,地面無積水。

          9、每天各班值日老師必須檢查午休室、活動室是否有開

          窗通氣。

          10、辦公室樓道由后勤管理小組負責做好每天噴藥消毒,

          有情況及時報告。

          四、經費投入。

          所有購買宣傳品和消毒藥品,預防用藥、用品款項全部由園內保教經費支出,不收取幼兒任何費用。

          五、堅持疫情報告制度,建立責任追究制。

          篇5

          一、建立健全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體系。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和托幼機構要充分認識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預防控制傳染病流行蔓延放在學校衛(wèi)生工作的首位。省教育廳成立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指揮小組,指揮小組辦公室設在我廳體衛(wèi)藝教處。各市、縣(市、區(qū))教育局、中小學和托幼機構要迅速成立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部門,制定防控方案與應急預案,落實專人負責。中小學和托幼機構要建立學校、年級組、班級三級防控工作網絡,牢固樹立校長、園長是傳染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充分發(fā)揮校醫(yī)和保健教師的作用,將責任落實到每位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建立起群防群控的工作機制,實現(xiàn)省政府提出的“盡最大努力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確保做到不出現(xiàn)患者死亡病例、不發(fā)生疾病大規(guī)模流行”的工作目標。

          篇6

          幼兒園順利完成了新的第一學期,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回顧這一學期的校園安全工作,現(xiàn)將總結如下:

          一、新園建設,安全第一,管理不怠慢。

          1.執(zhí)行園長牽頭,以校園后勤領導班子為抓手,成立安全小組。制定了各項安全制度,并組織學習,責任到人,讓安全管理不空談,不怠慢。做到了人人心里有意識。

          2.安全小組落實個人職責,承擔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及時報告園長,第一時間解決安全隱患。

          (1)安全小組每天檢查有記錄,有意識,有責任,更重視,100%保障執(zhí)行力。

          (3)組織全園教職員工進行安全學習,提高全園教職工的安全意識。

          (4)分崗位學習專業(yè)的安全防護知識和技能,運用在各部門的安全管理中。

          (5)班級要認真執(zhí)行安全排查記錄上報制度,以后勤主任為抓手,管理好各班保育員,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上報,及時解決。

          二、安全無小事,安全常態(tài)在校園。

          1.安全管理常態(tài)化,完善校園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預案。制度落實,責任到人,全園各崗位人員簽訂崗位安全責任書。

          2.幼兒入園晨檢把好關,以保健醫(yī)為抓手,做好晨檢工作,排查幼兒疾病入園,保障幼兒園無傳染蔓延現(xiàn)象,行政人員輪流配合晨檢,協(xié)助晨檢工作更好的開展。

          3.幼兒護理、服藥工作做到認真細致。以保健醫(yī)為抓手,后勤主任不定時的査班,并且有記錄,及時解決問題,無安全事故。

          4.校園衛(wèi)生消毒工作,走心、細心,落實到位。以保健醫(yī)為抓手,認真指導班級老師做好消毒工作,后勤主任每周檢查消毒工作,并做好記錄。

          5.保障幼兒健康成長,健康入園。以保健醫(yī)為抓手,班級老師配合,在如園前收齊幼兒入園健康體檢,幼兒、教職工體檢合格率達到100%。

          6.校園食品安全要保障,食堂食材要符合標準,食材有食品追索、供應商合約,保障幼兒飲食安全問題。食堂食材進出入庫要有登記,購買供應商要有資質。驗貨由保健醫(yī)、后勤主任、廚師一起驗貨并簽字。

          7.完善門衛(wèi)崗位職責和制度,后勤主任督促落實保安規(guī)范流程及簽到制度,落實白天家長不入園,所有入園人員需簽到、登記、消毒、穿鞋套、通知園方后,方可入園流程等。并且做好安全巡查工作,并做好記錄。夜班門衛(wèi)要巡夜,保障校園財產安全。

          三、校園安全知識宣傳,讓安全工作從自己開始。

          1.做好疾病預防和保健知識宣傳工作,以保健醫(yī)為抓手,每月定期以家園通形式宣傳預防知識,或每學期根據(jù)季節(jié)以H5的形式推廣1-2次,每學期做一次保健知識講座。后勤主任協(xié)助保健醫(yī)開展,落實到位。

          2.校園本學期開展了幼兒的《防誘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還結合了教育教學開展了大型活動及戶外活動中的安全教師安全學習。

          篇7

          【文章編號】1000-9817(2007)06-0557-01

          【關鍵詞】 結核,肺;患病率;學生

          隨著結核病控制工作的深入開展,學生特別是大中學校學生等重點人群結核病預防控制 工作 顯得愈來愈突出[1],學校肺結核病集中發(fā)病屢有發(fā)生,給結核病控制工作增加了 難度。為了解河北省學校肺結核病集中發(fā)病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 播途徑,筆者搜集了2003年以來部分學校肺結核病的發(fā)病情況。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來源與方法

          資料來源于中國結核病控制工作季度報表資料、中國結核病控制工作月報表資料、疾病監(jiān)測 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報告以及有關市縣學校結核病疫情的情況報告,選取河北省2003年至今學 校結核病發(fā)病資料進行統(tǒng)計。

          2結果

          2003年4月至2006年4月共報告學校肺結核病集中發(fā)病12起,涉及衡水、廊坊、石家莊 、滄州、保定5個市的12所學校。12所學校共檢查學生27 313名,發(fā)現(xiàn)病人247例,患病率為 (416.3~1 673.5)/10萬,平均患病率為904.3/10萬。見表1。

          2003年2起,2004,2006年各1起,2005年8起;9起病例發(fā)現(xiàn)于春季(3-6月),占75.0 %(9/12);8起分布于農村地區(qū),占66.7%(8/12)。12所學校中,有9所中學肺結核集中發(fā) 病 發(fā)生于高三年級,1所發(fā)生于初三年級,共發(fā)現(xiàn)肺結核病例212例,占全部病例數(shù)的85.8% (212/247)。病例多集中在同一宿舍或同一班級。

          3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河北省學?;顒有苑谓Y核患病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筆 者認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 在校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居住相對集中,接觸密切,且正處于結核病的好發(fā)年齡。一旦 發(fā)生結核病疫情,易造成爆發(fā)流行。(2)85.8%的病例發(fā)生于高三和初三年級,病例多集 中在 同一宿舍或同一班級??赡芤驗閷W生學習緊張勞累,課業(yè)負擔重,壓力大,免疫力下降,引 起肺結核高發(fā) 。(3)75.0%的學校疫情發(fā)生于春季(3-6月)。由于畢業(yè)班每班學生70人左右,加上冬、春 季節(jié)門窗緊閉,室內通風換氣不良,容易導致結核菌傳播,是造成學校肺結核疫情的重要因 素。

          針對以上情況,提出以下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控的指導建議:(1)建立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做 好新生入校體檢和每年的教職員工健康檢查工作,并將結核病檢查列入大、中、小學及幼兒 園學生以及教職員工健康檢查的主要內容,及時發(fā)現(xiàn)結核病患者。對結素試驗強陽性者預防 服藥。(2)充分發(fā)揮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員的作用,定期主動檢查學生中的傳染病,冬、春 季節(jié)加強呼吸道傳染病的監(jiān)測,對咳嗽、咳痰3周以上的學生,督促其到疾病預防控制機 構檢查,以免造成疫情擴散。(3)加強對學校師生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以文字、圖 片、動畫、廣播、電視短片、課件、主題班會等形式,詳細、生動地向廣大師生介紹預防結 核病的科普知識,使學生能深入了解和認識結核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 活習慣,搞好學校環(huán)境和個人衛(wèi)生,提高防病、治病意識。(4)積極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改 善校舍條件,定期通風消毒,消除結核菌孳生場所。

          4參考文獻

          [1]曹繼平.加強重點人群的結核病防治工作.中國防癆雜志,2001,23(4):214.

          篇8

          一、各地要高度重視,緊緊圍繞今年的宣傳主題,精心組織,在4月25日前后開展一系列預防接種知識宣傳工作,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實施免疫規(guī)劃的良好氛圍。省將組織專家訪談、媒體播放(刊登)等方式,積極宣傳普及免疫規(guī)劃相關政策、防治知識和預防接種所取得的成就,鼓勵群眾自覺接種疫苗,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接種率,推動我省兒童尤其是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工作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二、各地在宣傳日前后,要結合我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麻疹預防控制工作的通知》(粵衛(wèi)〔**〕73號)精神,對托幼機構、學校適齡兒童預防接種證的查驗和學校晨檢等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積極開展查漏補種工作,并于5月31日前將宣傳活動情況(附件1)、查漏補種情況(附件2)與書面總結(含電子文件)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guī)劃所。(聯(lián)系人:,聯(lián)系電話:)。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衛(wèi)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wèi)生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今年是我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實施20周年,為加大《傳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貫徹落實力度,確定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同樣的權利,同樣的健康———關注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各地應圍繞宣傳主題,在4月25日前后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動員全社會關注預防接種工作,普及免疫規(guī)劃知識,營造全社會實施國家免疫規(guī)劃的氛圍,掀起全國免疫規(guī)劃工作的新。現(xiàn)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兒童預防接種的宣傳工作,主動向政府及有關部門匯報目前免疫規(guī)劃工作開展情況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宣傳國家免疫規(guī)劃等相關政策和保障要求,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相關部門對國家免疫規(guī)劃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積極落實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職責,完善政府對預防接種工作的保障制度,通過實施國家免疫規(guī)劃,為所有兒童特別是流動人群中適齡兒童提供預防接種服務,提高和保持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高水平的接種率。

          二、各地要精心策劃和組織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各項宣傳活動。在宣傳日活動期間,應邀請當?shù)仡I導到預防接種單位視察,為兒童喂服脊髓灰質炎疫苗,看望基層預防接種工作人員,體現(xiàn)黨和政府對兒童健康的關懷。

          三、各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要會同教育部門,按照衛(wèi)生部、教育部聯(lián)合下發(fā)的《關于做好入托、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的通知》要求,主動提供技術指導,在學校開展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等春季常見傳染病的預防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對幼兒園、學校適齡兒童預防接種證的查驗和學校晨檢等疾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并科學合理地安排對漏種兒童進行補種。

          篇9

          中圖分類號 R1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2-0027-02

          Study on Vitamin D Nutritional Status of Outpati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Children Aged from 0 to 6 Years Old/WANG Yu,GAO Hong-m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12):27-28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vitamin D in 0-6 years old children.Method:From September 2013 to February 2015,400 children received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o explore the local area 0-6 children’s vitamin D nutritional status.Result: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25-(OH) vitamin D levels among children in different seasons(P=0.01).In winter and spring,the average content of vitamin D in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summer and autum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hildren; Vitamin D; Nutritional status

          First-author’s address:Changning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angning 644300,China

          維生素D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之一,其作用在于對鈣磷的代謝進行合理的調節(jié)。根據(jù)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對于6歲以下的兒童而言,維生素D的作用不僅局限在對鈣磷代謝的調節(jié),同時還對兒童的正常發(fā)育、呼吸系統(tǒng)等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1]。近年來前往筆者所在單位門診進行體檢的0~6歲兒童共計400例,通過對其維生素D含量的分析,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3年9月-2015年2月筆者所在單位門診共接待體檢的0~6歲兒童400例,其中男214例,女186例。其中1歲以下115例,1~4歲201例,4~6歲84例;平均年齡為(2.5±1.4)歲。

          1.2 研究方法

          在對本單位門診體檢的兒童維生素D含量測定的過程中,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儀,并運用配套的試劑盒進行測定,將測定的結果同相關標準進行比較。

          1.3 判斷標準

          維生素D含量的判斷標準:(1)當血清25-羥基維生素D3含量超過150 μg/L時,即為維生素D中毒;(2)當血清25-羥基維生素D3含量在50~150 μg/L范圍時,即為過量;(3)當血清25-羥基維生素D3含量在30~50 μg/L時最為理想,即為正常;(4)當血清25-羥基維生素D3含量處于10~30 μg/L時,即為缺乏;(5)當血清25-羥基維生素D3含量處于10 μg/L以下時,即為嚴重缺乏[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體檢兒童的臨床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4.0進行相應的分析及處理,采用Excel表格記錄統(tǒng)計,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

          2 結果

          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可知,不同季節(jié)體檢兒童25-(OH)維生素D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在冬季及春季期間,兒童的維生素D平均含量與在夏季及秋季期間兒童的維生素D平均含量的差異較為明顯,夏秋兩季均明顯高于春冬,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在年齡方面,1歲以下兒童的平均維生素D含量為(41.33±5.67)μg/L,1~4歲兒童的平均維生素D含量為(35.23±4.18)μg/L,4~6歲兒童的平均維生素D含量為(29.64±4.91)μg/L,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平均維生素D含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維生素D是人體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之一,其作用在于調節(jié)鈣磷的代謝以及相關物質的合成。當兒童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發(fā)生變化時,其感染疾病的幾率明顯提高,主要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等[3]。根據(jù)相關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通常并不能夠從食物當中獲取[4]。人體通過對含有維生素D原的物質進行攝入之后,經過陽光照射等作用之后轉化為維生素D而被人體所用。因而,對于兒童而言,由于其飲食結構的限制,其維生素D含量缺乏的情況相對較為普遍。

          根據(jù)本單位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年齡較小的兒童其維生素D缺乏率相對較低,而對于年齡較大的兒童而言,其維生素D含量的缺乏率明顯提高。其原因在于處于2歲以下的兒童而言,家長通常會對其營養(yǎng)物質的補充給予高度重視,同時加之母乳喂養(yǎng)的方式進行撫養(yǎng),將會使兒童體內的維生素D保持在較好的水平。而對于年齡相對較大的兒童而言,其生活習慣也將會隨之發(fā)生改變,例如看電視、上網的時間相對較長,而家長對于維生素D的補充也將出現(xiàn)一定的忽視[5-6]。

          根據(jù)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季節(jié)的不同,兒童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也將有所差異,這與門診此次研究的結果相符合[7]。根據(jù)本門診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顯示,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可知,在冬季及春季期間,兒童的維生素D平均含量與在夏季及秋季期間兒童的維生素D平均含量的差異較為明顯,夏秋兩季均明顯高于春冬,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另據(jù)相關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家長的日常生活經驗也將會對兒童體內維生素D含量變化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黃曉琳等[9]在《佛山南海城鄉(xiāng)地區(qū)6歲以下兒童保健情況調查》一文的研究中,根據(jù)佛山市南海城鄉(xiāng)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在了解6歲以下兒童的實際情況后做出了科學保健政策的制定與實施。6歲以下兒童出現(xiàn)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問題較為嚴重,通過普及兒童系統(tǒng)保健管理,加強兒童健康知識教育,更好地保障了兒童的營養(yǎng)健康。

          目前我國兒童根據(jù)2008年《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建議》補充維生素D,而2008年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自出生數(shù)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 400 U/d,而且將維生素D的補充時間持續(xù)到兒童、青少年階段。到2010年的時候美國醫(yī)學研究所就提出兒童維生素D的膳食攝入量應控制住600 U/d,可見預防劑量有發(fā)展的趨勢。對于2歲以下的兒童而言,多數(shù)家長會響應國家的號召,對佝僂病等疾病預防的重視程度相對較高。而當兒童年齡增加時,則家長的重視程度也將隨之降低。此外,對于年齡較大的兒童而言,家長通常會認為當其對維生素D含量繼續(xù)補充時,則將會造成其出現(xiàn)中毒的情況,不利于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因此,這也將會是導致兒童維生素D含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當兒童的年齡增加時,家長通常會為兒童安排各類的課外輔導課程,導致兒童在日照時間之內長期處于室內學習當中,造成其戶外活動的時間大大縮短。

          總而言之,在0~6歲的兒童之間注重維生素D營養(yǎng)攝入意義重大,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本次研究得出結論,在日常生活當中兒童應適量地增加戶外的活動量,注重在冬季以及春季時期對維生素D進行合理補充,從而能夠維持體內維生素D的正常含量。同時,也要普及兒童維生素D的相關營養(yǎng)知識,督促每位兒童的維生素D攝入。

          參考文獻

          [1]郝新忠,黃之杰,程瑩,等.成都市0~6歲兒童25-羥維生素D水平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5):819-822.

          [2]龍晶,李燕,王俊瑛,等.云南省邊遠農村12~18月齡小兒營養(yǎng)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3(5):47-50.

          [3]連星燁,孟增東.不同地區(qū)光照量與人體維生素D水平及骨密度之間的關系[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2,18(2):183-187.

          [4]臧嘉,張晨輝,張勤勤.無錫地區(qū)嬰幼兒25-羥維生素D水平調查[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11):1891-1892.

          [5]胡蓉.兒童保健門診微量元素檢測對兒童保健的影響探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39-40.

          [6]王方,景尉,吳桂芬,等.廣州市201例0~6歲嬰幼兒25羥基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的研究[J].天津藥學,2011,23(4):38-40.

          篇10

          【中圖分類號】G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7A-0093-01

          安全工作是學校管理永恒的話題,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有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完成必須以幼兒的安全為前提。然而,近年來,很多校園事故總是在不以為然的疏忽中悄然而至,折射出了校園安全管理的漏洞。如何把安全工作做細做好,落實到位,是我們每個學校管理者和教師應該關注的問題。在此,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沒有可行的制度,管理工作就像一盤散沙。為了讓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規(guī)范化和可行,我們首先健全完善各項制度,用“制度”和“理念”管理人。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摸索以及不斷地反思和積累經驗,我園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檢查制度》《安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疾病防控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這些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無章可循、工作雜亂無序的尷尬,也增強了教師的責任感。其次,為了讓教職工明確各自崗位的安全工作內容,減少安全管理漏洞,我們編寫了崗位安全工作細則。如教師交接班、戶外活動、外出返回均要認真清點幼兒人數(shù),家長來接孩子一定要按幼兒園的接送程序進行,不能違反等。

          二、對教師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訓

          教師是孩子在園中的監(jiān)護人,是實施安全管理的直接工作者。加強教師的安全意識教育,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

          1.實施全園培訓,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每年,我們規(guī)定每個教職工至少接受安全培訓20個學時。培訓內容涉及管理常規(guī)及突發(fā)事件的安全教育等,主要以專題的形式進行培訓。如關于保育工作,我們自編了《幼兒心理健康維護》《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應從點滴做起》等專題教材。對于衛(wèi)生保健知識技能方面,我們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分別進行培訓,如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預防和鑒別,春季流感、手足口疾病、水痘疾病預防等知識培訓。此外,我們還結合國內的一些突發(fā)事件進行教育。如結合“5.12”進行防震和“防災減災”教育,組織全體師生開展安全疏散演練、課堂安全知識教育、圖片宣傳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對于新人園的員工,我們實行先培訓后上崗原則。教育的內容包括:園內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崗位安全工作細則、園內各種安全應急預案、消防滅火培訓、簽訂安全責任書等,避免盲目上崗造成失誤。

          2.建立考核機制,強化教師的安全意識。建立有效的考核機制,是提高教師安全意識的一種手段,是建立在安全工作檢查制度上的有力措施。為此,我們具體化檢查的內容和標準,由安全領導小組采取不同的檢查方式,對各項指標進行匯總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同時,我們對安全工作實行一票否決制,凡出安全事故的教師不得參加年度評優(yōu)。

          三、把安全工作落實到日常生活管理中

          篇11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發(fā)生于兒童和青少年,以發(fā)熱和腮腺區(qū)腫脹疼痛為臨床特征。該病除侵犯腮腺外,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腦膜炎、炎、卵巢炎、胰腺炎、頜下腺炎、舌下腺炎和甲狀腺炎等。該病兒童和青少年多見.在小學和幼兒園極易引起暴發(fā)流行.該病潛伏期14d~25d,平均18d.早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是傳染源,后者無癥狀,易被忽略而不予隔離。因此更具傳染性,控制難度較大[1]。今年四月份,我區(qū)在口岸、許莊兩學校發(fā)生流行性腮腺炎暴發(fā)疫情,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體健康,為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在我區(qū)的流行規(guī)律,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據(jù),現(xiàn)對我區(qū)兩起暴發(fā)疫情分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來源

          2013年4月6日至4月19日,高港區(qū)兩所小學發(fā)生流行性腮腺炎患者23例。對其所有病例進行個案調查和主動疫情搜索。疫情資料來源于流行性腮腺炎個案調查表,對其進行整理、歸納、分類和統(tǒng)計分析。

          1.2 病例診斷

          凡單側或雙側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膿性腫大,并伴劇烈頭痛、嗜睡、嘔吐、腫痛等癥狀之一,同時考慮流行病學接觸史,作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診斷標準參照《流行性腮腺炎標準》WS 270-2007。

          1.3 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學統(tǒng)計方法。數(shù)據(jù)錄入采用EXCEL軟件,結合臨床特征,進行疫情分析。

          2 結果

          2.1 流行特征

          2.1.1 時間分布 兩起疫情發(fā)生時間均在4月份,分別為4月10和4月19日,其中實驗小學首發(fā)病例出現(xiàn)在4月6日,在4月6日至4月10日其他11名患兒相繼出現(xiàn)癥狀。許莊小學4月13日出現(xiàn)了首發(fā)病例,在4月13日至4月19日其他10名患兒出現(xiàn)癥狀。兩起病例都是由首發(fā)病例引起,在短時間內通過呼吸道傳播引起暴發(fā)流行。

          2.1.2 地區(qū)分布 兩起疫情,一起發(fā)生在口岸,一起發(fā)生在許莊,兩鎮(zhèn)街無地理的關聯(lián)關系,表明我區(qū)的疫情為散在的暴發(fā)疫情。

          2.1.3 人群分布 兩起流行性腮腺炎暴發(fā)疫情,年齡均為6~13歲左右的兒童、青少年,表明我區(qū)的流行性腮腺炎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

          2.2 流行原因

          從兩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到控制,分析造成疫情暴發(f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1)通過對此次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分析得知,這是典型的流行性腮腺炎暴發(fā)疫情,呈現(xiàn)該病的流行特征,以冬春季為主;患者主要是學齡兒童,符合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集中在兒童和青少年的特點。(2)免疫力缺失。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種多年后,免疫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缺失,使人群免疫水平降低。(3)隔離不規(guī)范。由于腮腺炎潛伏期長,隱性感染率高,一些病例未能及時報告和采取隔離措施,致使相互傳播。(4)通風不良。冬春季節(jié),氣溫較低,學生戶外活動減少,部分教室關窗保曖,空氣得不到及時排毒凈化,易造成局部暴發(fā)。

          2.3 采取的防控措施

          接到疫情報告后,迅速由專人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并要求落實相關的防控措施。

          2.3.1 迅速隔離病人,隔離治療時間為自發(fā)病之日起至腮腺完全消腫為止。

          病人需完全康復后方可到校。

          2.3.2 做好開窗通風等措施 每日對教室內的課桌、門把手、地面、桌椅等物體表面及空氣進行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2.3.3 落實晨午檢,及時發(fā)現(xiàn)病人。一旦發(fā)現(xiàn)患流腮以及有發(fā)熱等可疑癥狀的學生,及時告之家長帶其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就診。

          2.3.4 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在學校開展有關疾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病意識。

          2.3.5 開展預防服藥和預防接種。對易感人群進行疫苗接種是預防腮腺炎發(fā)生、傳播的重要手段,[2]動員未患病學生接種腮腺炎疫苗,建立免疫屏障。通過以上措施的落實,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 討論

          此起流行性腮腺炎暴發(fā)的特點是:疫情發(fā)生于春季,首發(fā)病例沒有明確的流行病學接觸史,暴發(fā)沒有明確的傳染來源,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流行高峰,發(fā)病范圍全是學生,無成人病例發(fā)生,經采取對患病學生在家隔離治療后,疫情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

          兩起疫情均發(fā)生于4月份,與我區(qū)的流行性腮腺炎發(fā)病高峰相吻合,通過調查,近三年來我區(qū)的流行性腮腺炎發(fā)病率逐步上升,疫情的發(fā)生與發(fā)病規(guī)律相吻合。

          兩起暴發(fā)疫情均發(fā)生小學,這也與我區(qū)的發(fā)病規(guī)律相吻合,通過調查表明,近幾年來我區(qū)的流行性腮腺炎發(fā)病以青少年為主,這部分兒童由于免疫失敗或者其他原因,免疫力較低,是防病工作的重點。

          通過調查,這兩起疫情雖然發(fā)生在學校,但病例仍集中在同一班級,擴散的現(xiàn)象較少,潛伏期均為一周左右,輕癥病人較多,部分兒童無發(fā)熱癥狀,只有輕微腮腺腫大,落實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

          通過調查,發(fā)生暴發(fā)疫情的原因主要是:①發(fā)生疫情后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與報告,首發(fā)病例和報告時間均有一周左右的時間。 ②發(fā)生病例后,學校沒有及時向醫(yī)院報告,病人未能及時有效隔離。③腮腺炎疫苗為有價二類疫苗,在學校推廣接種有一定的難度,未能形成免疫屏障,容易造成易患人群的聚集。④學校人員集中,一旦有病例的發(fā)生,容易發(fā)生暴發(fā)疫情。

          這兩起暴發(fā)疫情發(fā)生后,通過及時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通過此次疫情處理,提示:①加強疫情的報告與管理,及時發(fā)現(xiàn)與處理疫情。②防控措施要迅速有效落實。③加強對學校防病知識的宣傳。④根據(jù)我區(qū)流行性腮腺炎的發(fā)病規(guī)律,要加強兒童和學生等高危人群的預防接種,提高免疫水平。⑤針對我區(qū)流行性腮腺炎高發(fā)于每年35月份的特點,要提前做好預防控制工作。因此,加強疾病監(jiān)測,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盡早落實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種工作,不斷提高人群免疫覆蓋率,形成切實有效的免疫保護屏障,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