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SCI期刊 > SCIE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中科院2區(qū) > JCRQ1 > 期刊介紹
評價信息:
影響因子:26.3
年發(fā)文量:5
《相對論中的生活評論》(Living Reviews In Relativity)是一本以Physics and Astronomy-Physics and Astronomy (miscellaneous)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出版商創(chuàng)刊于1998年,刊期Irregular。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quán)威數(shù)據(jù)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Physics and Astronomy-Physics and Astronomy (miscellaneous)領(lǐng)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lǐng)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lǐng)域同行進行快速學(xué)術(shù)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26.3。CiteScore指數(shù)值為69.9。
Living Reviews in Relativity is a peer-reviewed, full open access, and exclusively online journal, publishing freely available reviews of research in all areas of relativity. Articles are solicited from leading authorities and are directed towards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t or above the graduate-student level. They provide critical review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and available sources in the fields they cover. All contributions are subject to single-blind peer review by at least two referees.
Living Reviews is unique in maintaining a suite of high-quality reviews, which are kept up-to-date by the authors. This i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living" in the journal's title.
Living Reviews in Relativity 是一本同行評審、完全開放獲取、在線獨家出版的期刊,免費發(fā)布所有相對論領(lǐng)域研究的評論。文章征集自權(quán)威機構(gòu),面向研究生及以上水平的科學(xué)界。它們對所涵蓋領(lǐng)域的當(dāng)前研究狀態(tài)和可用資源提供批判性評論。所有投稿均需經(jīng)過至少兩名審稿人的單盲同行評審。
Living Reviews 的獨特之處在于維護了一系列高質(zhì)量的評論,這些評論由作者保持最新狀態(tài)。這就是期刊名稱中“l(fā)iving”一詞的含義。
《Living Reviews In Relativity》(相對論中的生活評論)編輯部通訊方式為GEWERBESTRASSE 11, CHAM, SWITZERLAND, CH-6330。如果您需要協(xié)助投稿或潤稿服務(wù),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wù)十年,熟悉發(fā)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dǎo),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jié)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fā)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nèi)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2區(qū) |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1區(qū) | 否 | 是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1區(qū) |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1區(qū) | 是 | 是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1區(qū) |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1區(qū) | 是 | 是 |
2021年12月基礎(chǔ)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 | 1區(qū) |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1區(qū) | 是 | 是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1區(qū) |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1區(qū) | 是 | 是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1區(qū) |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1區(qū) | 是 | 是 |
基礎(chǔ)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xué)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xué)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biāo)方法體系對基礎(chǔ)版的延續(xù)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qū)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qū)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chǔ)版的13個學(xué)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qū)表將只發(fā)布升級版結(jié)果,不再有基礎(chǔ)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chǔ)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qū)等級:Q1
按JIF指標(biāo)學(xué)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xué)科: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 SCIE | Q1 | 1 / 30 |
98.3% |
按JCI指標(biāo)學(xué)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xué)科: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 SCIE | Q1 | 1 / 30 |
98.33%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100.00% | 0.00% | 0.00...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1 | 0.05 | 1 |
名詞解釋:JCR分區(qū)在學(xué)術(shù)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dǎo)以及學(xué)術(shù)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qū)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xué)科領(lǐng)域內(nèi)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zhǔn)確識別出高質(zhì)量的學(xué)術(shù)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shù) | ||||||||
69.9 | 10.188 | 7.692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shù)據(jù)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shù)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fā)表的文獻數(shù)。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shù)據(jù)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xù)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qū)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biāo)和發(fā)文量
歷年自引數(shù)據(jù)
2019-2021年國家/地區(qū)發(fā)文量統(tǒng)計
國家/地區(qū) | 數(shù)量 |
Italy | 7 |
USA | 7 |
England | 6 |
GERMANY (FED REP GER) | 6 |
CHINA MAINLAND | 4 |
Spain | 4 |
Brazil | 3 |
Canada | 3 |
France | 3 |
India | 3 |
2019-2021年機構(gòu)發(fā)文量統(tǒng)計
機構(gòu) | 數(shù)量 |
ISTITUTO NAZIONALE DI FISICA NUCLEARE (I... | 5 |
MAX PLANCK SOCIETY | 4 |
UNIVERSITY OF LONDON | 4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3 |
CEA | 3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 | 3 |
COLUMBIA UNIVERSITY | 3 |
GRAN SASSO SCIENCE INSTITUTE (GSSI) | 3 |
ISTITUTO NAZIONALE ASTROFISICA (INAF) | 3 |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 3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shù)據(jù)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shù) |
Prospects for observing and localizing g... | 183 |
Cosmology and fundamental physics with t... | 113 |
Testing the nature of dark compact objec... | 63 |
Testing general relativity in cosmology | 58 |
Kilonovae | 38 |
Tests of chameleon gravity | 35 |
Hamiltonian formulation of general relat... | 16 |
Relativistic dynamics and extreme mass r... | 12 |
The causal set approach to quantum gravi... | 12 |
Lorentzian causality theory | 11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shù)據(jù)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shù)量 |
PHYS REV D | 884 |
CLASSICAL QUANT GRAV | 208 |
MON NOT R ASTRON SOC | 208 |
J COSMOL ASTROPART P | 150 |
EUR PHYS J C | 139 |
ASTROPHYS J | 129 |
INT J MOD PHYS D | 99 |
J HIGH ENERGY PHYS | 73 |
PHYS LETT B | 66 |
PHYS REV LETT | 65 |
2019-2021年引用數(shù)據(jù)
引用期刊名稱 | 數(shù)量 |
PHYS REV D | 292 |
CLASSICAL QUANT GRAV | 177 |
ASTROPHYS J | 146 |
PHYS REV LETT | 93 |
ASTROPHYS J LETT | 85 |
MON NOT R ASTRON SOC | 74 |
GEN RELAT GRAVIT | 41 |
J MATH PHYS | 33 |
COMMUN MATH PHYS | 31 |
NATURE | 27 |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wù),請聯(lián)系出版商:GEWERBESTRASSE 11, CHAM, SWITZERLAND, CH-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