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SCI期刊 > SCIE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中科院3區(qū) > JCRQ1 > 期刊介紹
評價信息:
影響因子:4.2
年發(fā)文量:35
《天體粒子物理學》(Astroparticle Physics)是一本以地學天文-天文與天體物理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Elsevier出版商創(chuàng)刊于1992年,刊期Bi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quán)威數(shù)據(jù)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地學天文-天文與天體物理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shù)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4.2。CiteScore指數(shù)值為8。
Astroparticle Physics publishe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papers in the interacting fields of Cosmic Ray Physic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Cosmology and Particle Physics focusing on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following areas: High-energy cosmic-ray physics and astrophysics; Particle cosmology; Particle astrophysics; Related astrophysics: supernova, AGN, cosmic abundances, dark matter etc.; Gravitational waves; High-energy, VHE and UHE gamma-ray astronomy; High- and low-energy neutrino astronomy; Instrumentation and detector developments related to the above-mentioned fields.
《天體粒子物理學》發(fā)表宇宙線物理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宇宙學和粒子物理學等相互作用領域的實驗和理論研究論文,重點關(guān)注以下領域的新發(fā)展:高能宇宙線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粒子宇宙學;粒子天體物理學;相關(guān)天體物理學:超新星、活動星系核、宇宙豐度、暗物質(zhì)等;引力波;高能、甚高能和超高能伽馬射線天文學;高能和低能中微子天文學;與上述領域相關(guān)的儀器和探測器發(fā)展。
《Astroparticle Physics》(天體粒子物理學)編輯部通訊方式為ELSEVIER SCIENCE BV,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00 AE。如果您需要協(xié)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fā)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jié)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fā)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nèi)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3區(qū)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3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3區(qū)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3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3區(qū)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3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地學天文 | 3區(qū)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3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3區(qū)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3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物理與天體物理 | 3區(qū)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天文與天體物理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物理:粒子與場物理 | 3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xù)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qū)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qū)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qū)表將只發(fā)布升級版結(jié)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qū)等級:Q1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ASTRONOMY & ASTROPHYSICS | SCIE | Q1 | 20 / 84 |
76.8% |
學科: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 SCIE | Q2 | 8 / 30 |
75%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ASTRONOMY & ASTROPHYSICS | SCIE | Q2 | 26 / 84 |
69.64% |
學科: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 SCIE | Q2 | 12 / 30 |
61.67%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31.33% | 94.29% | 0.02...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09... | 0.03 | 0.08... |
名詞解釋:JCR分區(qū)在學術(shù)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shù)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qū)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nèi)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zhì)量的學術(shù)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shù) | ||||||||
8 | 1.151 | 1.363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shù)據(jù)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shù)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fā)表的文獻數(shù)。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shù)據(jù)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xù)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qū)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fā)文量
歷年自引數(shù)據(jù)
2019-2021年國家/地區(qū)發(fā)文量統(tǒng)計
國家/地區(qū) | 數(shù)量 |
GERMANY (FED REP GER) | 53 |
USA | 45 |
Italy | 33 |
France | 28 |
Spain | 25 |
Japan | 21 |
Russia | 21 |
Brazil | 19 |
England | 18 |
Poland | 18 |
2019-2021年機構(gòu)發(fā)文量統(tǒng)計
機構(gòu) | 數(shù)量 |
ISTITUTO NAZIONALE DI FISICA NUCLEARE (I... | 29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 | 24 |
HELMHOLTZ ASSOCIATION | 21 |
MAX PLANCK SOCIETY | 21 |
CEA | 15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 15 |
UNIVERSITE DE PARIS | 14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14 |
UNIVERSITE PARIS SACLAY | 13 |
UNIVERSITY OF TOKYO | 12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shù)據(jù)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shù) |
First results from the NEWS-G direct dar... | 21 |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DEAP-3600... | 15 |
Sensitivity of the KM3NeT/ARCA neutrino ... | 10 |
Monte Carlo studies for the optimisation... | 10 |
Revealing neutral bremsstrahlung in two-... | 9 |
On the claim of modulations in radon dec... | 9 |
Constraints on the cosmic distance duali... | 9 |
The on-orbit calibration of DArk Matter ... | 8 |
A deep learning-based reconstruction of ... | 8 |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the Borexi... | 7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shù)據(jù)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shù)量 |
PHYS REV D | 501 |
J COSMOL ASTROPART P | 278 |
ASTROPART PHYS | 210 |
ASTROPHYS J | 209 |
MON NOT R ASTRON SOC | 173 |
EUR PHYS J C | 146 |
NUCL INSTRUM METH A | 117 |
PHYS REV LETT | 87 |
ASTRON ASTROPHYS | 78 |
J HIGH ENERGY PHYS | 69 |
2019-2021年引用數(shù)據(jù)
引用期刊名稱 | 數(shù)量 |
PHYS REV D | 216 |
ASTROPART PHYS | 210 |
ASTROPHYS J | 191 |
NUCL INSTRUM METH A | 142 |
PHYS REV LETT | 108 |
J COSMOL ASTROPART P | 79 |
ASTRON ASTROPHYS | 76 |
MON NOT R ASTRON SOC | 62 |
ASTROPHYS J LETT | 51 |
NATURE | 39 |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ELSEVIER SCIENCE BV,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00 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