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SCI期刊 > SCIE期刊 > 生物學 > 中科院1區(qū) > JCRQ1 > 期刊介紹
評價信息:
影響因子:11
年發(fā)文量:273
《分子生物學與進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是一本以生物-進化生物學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商創(chuàng)刊于1983年,刊期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quán)威數(shù)據(jù)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生物-進化生物學領(lǐng)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lǐng)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lǐng)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shù)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11。CiteScore指數(shù)值為19.7。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publishes research at the interface of molecular (including genomics)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We consider manuscripts containing patterns, processes, and predictions at all levels of population, taxonomic, functional, and phenotypic organizations. In addition to fundamental discoveries of broader scope and impact, we are interested in publishing new and improved methods, resources, technologies, and theories that will significantly advance evolutionary research. We also publish balanced reviews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genome evolution and forward-looking perspectives suggesting future directions in a field or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evolution.
《分子生物學與進化》發(fā)表分子(包括基因組學)和進化生物學交叉領(lǐng)域的研究。我們考慮包含所有種群、分類、功能和表型組織水平的模式、過程和預(yù)測的稿件。除了范圍更廣、影響更大的基礎(chǔ)發(fā)現(xiàn)外,我們還有興趣發(fā)表新的和改進的方法、資源、技術(shù)和理論,以顯著推動進化研究。我們還發(fā)表基因組進化最新發(fā)展的平衡評論和前瞻性觀點,為分子進化領(lǐng)域或應(yīng)用的未來發(fā)展提供建議。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分子生物學與進化)編輯部通訊方式為OXFORD UNIV PRESS, GREAT CLARENDON ST, OXFORD, ENGLAND, OX2 6DP。如果您需要協(xié)助投稿或潤稿服務(wù),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wù)十年,熟悉發(fā)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jié)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fā)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nèi)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1區(qū) | GENETICS & HEREDITY 遺傳學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EVOLUTIONARY BIOLOGY 進化生物學 | 1區(qū) 2區(qū) 2區(qū) | 是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1區(qū) | GENETICS & HEREDITY 遺傳學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EVOLUTIONARY BIOLOGY 進化生物學 | 1區(qū) 2區(qū) 2區(qū) | 是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1區(qū)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EVOLUTIONARY BIOLOGY 進化生物學 GENETICS & HEREDITY 遺傳學 | 2區(qū) 2區(qū) 2區(qū) | 是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chǔ)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 | 1區(qū)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EVOLUTIONARY BIOLOGY 進化生物學 GENETICS & HEREDITY 遺傳學 | 1區(qū) 1區(qū) 1區(qū) | 是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1區(qū)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EVOLUTIONARY BIOLOGY 進化生物學 GENETICS & HEREDITY 遺傳學 | 2區(qū) 2區(qū) 2區(qū) | 是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1區(qū) | GENETICS & HEREDITY 遺傳學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EVOLUTIONARY BIOLOGY 進化生物學 | 1區(qū) 2區(qū) 2區(qū) | 是 | 否 |
基礎(chǔ)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chǔ)版的延續(xù)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qū)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qū)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chǔ)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qū)表將只發(fā)布升級版結(jié)果,不再有基礎(chǔ)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chǔ)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qū)等級:Q1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SCIE | Q1 | 16 / 313 |
95% |
學科:EVOLUTIONARY BIOLOGY | SCIE | Q1 | 4 / 54 |
93.5% |
學科:GENETICS & HEREDITY | SCIE | Q1 | 8 / 191 |
96.1%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SCIE | Q1 | 10 / 313 |
96.96% |
學科:EVOLUTIONARY BIOLOGY | SCIE | Q1 | 2 / 54 |
97.22% |
學科:GENETICS & HEREDITY | SCIE | Q1 | 7 / 191 |
96.6%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95.42% | 99.27% | 0.03...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82... | 0.07 | 0.38... |
名詞解釋:JCR分區(qū)在學術(shù)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shù)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qū)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lǐng)域內(nèi)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zhì)量的學術(shù)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shù) | ||||||||||||||||
19.7 | 4.061 | 4.263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shù)據(jù)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shù)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fā)表的文獻數(shù)。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shù)據(jù)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xù)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qū)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fā)文量
歷年自引數(shù)據(jù)
2019-2021年國家/地區(qū)發(fā)文量統(tǒng)計
國家/地區(qū) | 數(shù)量 |
USA | 410 |
England | 149 |
CHINA MAINLAND | 105 |
France | 101 |
GERMANY (FED REP GER) | 96 |
Australia | 60 |
Switzerland | 56 |
Canada | 55 |
Sweden | 52 |
Spain | 41 |
2019-2021年機構(gòu)發(fā)文量統(tǒng)計
機構(gòu) | 數(shù)量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 | 87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71 |
PENNSYLVANIA COMMONWEALTH SYSTEM OF HIGH... | 54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42 |
MAX PLANCK SOCIETY | 38 |
HARVARD UNIVERSITY | 35 |
UNIVERSITY OF LONDON | 32 |
UPPSALA UNIVERSITY | 32 |
MBE PRESS OFF | 26 |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 | 25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shù)據(jù)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shù) |
MEGA X: 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 | 3684 |
UFBoot2: Improving the Ultrafast Bootstr... | 642 |
BUSCO Applications from Quality Assessme... | 279 |
Datamonkey 2.0: A Modern Web Application... | 94 |
DAMBE7: New and Improved Tools for Data ... | 79 |
SLiM 3: Forward Genetic Simulations Beyo... | 73 |
Two Methods for Mapping and Visualizing ... | 69 |
HIV-TRACE (TRAnsmission Cluster Engine) ... | 46 |
Species Tree Inference with BPP Using Ge... | 34 |
Adaptation of S. cerevisiae to Fermented... | 32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shù)據(jù)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shù)量 |
SCI REP-UK | 1691 |
MITOCHONDRIAL DNA B | 1506 |
MOL PHYLOGENET EVOL | 1260 |
MOL BIOL EVOL | 1055 |
GENOME BIOL EVOL | 982 |
PLOS ONE | 841 |
FRONT MICROBIOL | 766 |
PEERJ | 730 |
BMC EVOL BIOL | 659 |
GENES-BASEL | 634 |
2019-2021年引用數(shù)據(jù)
引用期刊名稱 | 數(shù)量 |
MOL BIOL EVOL | 1055 |
P NATL ACAD SCI USA | 733 |
NATURE | 679 |
SCIENCE | 597 |
BIOINFORMATICS | 572 |
GENETICS | 551 |
PLOS GENET | 404 |
NUCLEIC ACIDS RES | 402 |
PLOS ONE | 304 |
GENOME RES | 303 |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wù),請聯(lián)系出版商:OXFORD UNIV PRESS, GREAT CLARENDON ST, OXFORD, ENGLAND, OX2 6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