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SCI期刊 > SCIE期刊 > 歷史學 > 中科院3區(qū) > 期刊介紹
評價信息:
影響因子:0.6
年發(fā)文量:22
《埃及考古學雜志》(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是一本以ARCHAEOLOGY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Egypt Exploration Society出版商刊期2 issues/year。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ARCHAEOLOGY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0.6。CiteScore指數值為0.7。
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as the lea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Egyptology, is dedicated to promoting and disseminating the latest results of Egyptology research. This journal not only publishes scholarly articles, including long articles of in-depth research and short newsletters of concise clarity, but also covers fieldwork reports and reviews of books related to Egyptology. These contents provide scholars, researchers, and enthusiasts with a comprehensive window into the dynamics of Egyptology research and scholarly discussion.
The journal ensures that scholarly content is updated and communicated in a timely manner. This frequency of publication also allows the journal to reflect the latest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Egyptology in a timely manner. Scholarly articles cover not only the traditional areas of Egyptian history, language, art, relig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but also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chnologies such as archaeology, anthropolog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digital archaeology to the study of Egyptology.
《埃及考古學雜志》作為埃及學領域內的主要國際期刊,致力于推動和傳播埃及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這本雜志不僅發(fā)表學術文章,包括深入研究的長篇文章和簡潔明了的簡短通訊,還涵蓋了實地調查報告和埃及學相關書籍的評論。這些內容為學者、研究人員和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埃及學研究動態(tài)和學術討論的窗口。
雜志確保了學術內容的及時更新和交流。這種出版頻率也使得雜志能夠及時反映埃及學領域的最新發(fā)現和研究進展。學術文章不僅涉及埃及的歷史、語言、藝術、宗教和社會結構等傳統(tǒng)領域,也包括考古學、人類學、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和數字考古學等現代技術在埃及學研究中的應用。
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fā)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jié)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fā)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歷史學 | 3區(qū) | ARCHAEOLOGY 考古學 | 4區(qū)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xù)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qū)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qū)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qū)表將只發(fā)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qū)等級: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ARCHAEOLOGY | AHCI | N/A | N / A |
0%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ARCHAEOLOGY | AHCI | Q3 | 96 / 163 |
41.41%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21.67% | 100.00% | 0.33...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15... | -- | -- |
名詞解釋:JCR分區(qū)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qū)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0.7 | 0.182 | 0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fā)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xù)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qū)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fā)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qū)發(fā)文量統(tǒng)計
國家/地區(qū) | 數量 |
England | 21 |
USA | 12 |
Netherlands | 10 |
Egypt | 9 |
GERMANY (FED REP GER) | 9 |
Belgium | 7 |
France | 7 |
Australia | 5 |
Poland | 4 |
Italy | 3 |
2019-2021年機構發(fā)文量統(tǒng)計
機構 | 數量 |
LEIDEN UNIVERSITY | 6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6 |
UNIVERSITY OF LONDON | 5 |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 4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 4 |
UNIVERSITY OF OXFORD | 4 |
KU LEUVEN | 3 |
MONASH UNIVERSITY | 3 |
CAIRO UNIVERSITY | 2 |
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 | 2 |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7.7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9 days; Review time: 6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82 days; 約2.7個月 約7.8周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8.1
審稿周期:約Time to first decision: 6 days; Review time: 44 days;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 54 days; 約4.1個月 約6.8周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3.3
審稿周期:約17.72天 11 Weeks
中科院分區(qū):1區(qū)
影響因子:98.4
審稿周期: 約3月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5.8
審稿周期: 約2.4個月 約7.6周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5.1
審稿周期: 約1.9個月 約2.7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