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電子期刊 > 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 > 北京地區(qū) > 半月刊 > 雜志介紹(非官網)
評價信息:
影響因子:1.01
總被引頻次: 2332
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研究與設計理論與算法信息技術及圖像處理數據采集及信號處理傳感器及非電量檢測技術
a.來稿需附作者簡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籍貫、性別、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學歷,作者詳細的聯系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
b.需特別注意的是,給出概念詞后,再給出一些重要詞的流行同義術語,重要的縮略詞、算法名稱、核心技術、算法名稱、核心元件型號等,例如某文獻討論了電源設計,就應給出其核心部件型號作為關鍵詞。
c.關鍵詞:3-5個,以空格號相隔。關鍵詞請按照《CYT173-2019學術出版規(guī)范關鍵詞編寫規(guī)則》編寫。
d.在正文中,引文按出現先后順序加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采用上角標形式,參考文獻放置文末,排列順序及序號必須與正文中引文序號一一對應。
e.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腳注形式。
《電子測量技術》是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主管,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科技類專業(yè)刊物。《電子測量技術》創(chuàng)刊于1977年,作為國內第一本專注于電子測量領域的雜志,走過了近38年的媒體歷程,報道電子測量領域國內外最新技術及應用案例,推廣電子測量技術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為國內外電氣電子工程領域最新技術交流的重要平臺。我們矢志不渝地以推動電子測量產業(yè)的發(fā)展為己任,伴隨著產業(yè)的成長而壯大。36個春秋,在見證自身發(fā)展跨越的同時,我們見證了電子測量技術產業(yè)一日千里的發(fā)展步伐,也見證了我國電子測量企業(yè)由小馬乍行到鷹擊長空的飛躍。
《電子測量技術》為科技工作者提供先進的測量技術,一直以來深受測量領域工程師和研究者的關注,而為他們搭建溝通行業(yè)信息的平臺,開創(chuàng)學術交流的廣闊空間則是《電子測量技術》的核心使命。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主旋律是我們的宗旨;貼近創(chuàng)新、貼近應用、貼近讀者,是我們前行的不竭動力;為創(chuàng)新吶喊,為科技鼓呼,是我們不變的信念;以精品意識打造精品,是我們不斷的追求;“反映科技、干預科技、引導科技、豐富科技”從而引領電子測量技術的前進方向,更是我們的執(zhí)著追求。
《電子測量技術》一直以發(fā)表電子測量及其相關學科的原創(chuàng)性科技論文為主,同時刊登階段性科研成果報告,報道國內外測試測量界重要科技新聞,并以努力辦成電子測量領域的刊物為奮斗目標,內容涵蓋了電子測量技術、測控技術及其相關學科、專業(yè),已經成為該領域涵蓋面最廣的學術與實用相融合的刊物。
《電子測量技術》一直立足于以創(chuàng)新、實用為特色,加強業(yè)界學術交流活動,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應用,以促進電子測量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在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下,《電子測量技術》先后選入了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美國CODEN碼錄用期刊。
《電子測量技術》一直秉承內容風格的實用性、及時性;編輯方針的前瞻性。在國內擁有著眾多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科研精英成為其忠實的讀者群,目前已經涉及覆蓋到的讀者領域包括從事科研、生產的工程技術人員,大專院校的師生和研究生院的博士、碩士和教授專家,以及眾多軍工企業(yè)、各大公司的技術決策、采購人員。
雜志被引次數
雜志發(fā)文量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智能表數據遠傳系統(tǒng)性能優(yōu)化研究
基于定子磁鏈滑模觀測器的無速度傳感器感應電機模型預測控制
高速攝像機水下防護結構抗爆性能仿真驗證
基于PSM技術的脈沖高壓電源測量與控制保護系統(tǒng)的EMC設計
基于EDR數據的汽車安全氣囊誤作用工況研究
磁電式傳感器無源轉速測試單元設計及其轉速實驗研究
基于二次解重擴算法的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抗干擾誤差分析
基于DBSCAN的橢圓擬合算法的磁羅盤校正
只有符合自己論文方向和單位要求的正規(guī)期刊能用于評職稱。該雜志是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主管,北京無線電技術研究所主辦,國際刊號:1002-7300,國內刊號:11-2175/TN的正規(guī)期刊,您可以根據以上信息評估是否能用于評職稱。
該雜志是一本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它的審稿時間一般為1-3個月,影響因子為1.01。是一本具有相當知名度和認可度的學術期刊。
該雜志由北京無線電技術研究所主辦,辦公地址北京東城區(qū)北河沿大街79號,您也可以通過咨詢客服來獲取更多關于該雜志的信息。
可以的,本站提供雜志訂閱服務,該雜志全年定價為¥ 1180.00,發(fā)行周期是半月刊。您可以通過本頁面上方的雜志訂閱按鈕,快捷購買。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城區(qū)北河沿大街79號,郵編:100009。